您当前的位置:CN中文-双月刊 > 知网 > 万方 > 维普 > 科核 > 内科学 >
内科理论与实践

内科理论与实践 知网万方维普

  • 科核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

    1673-6087

  • 国内刊号:

    31-1978/R

  • 学科分类:

    内科学

  • 字数:

    6000-16000

  • 有无基金:

    /有基金 100.0%

  • 周期:

    CN中文-双月刊

  • 特殊属性:

    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联系信息
  • 电话:

    021-64370045-611532;54653351(202305期)

  • 邮箱:

    physirj@163.com(202305期)

  • 复合因子:

    0.709

  • 综合因子:

    0.527

  • 收录:

    知网,万方,维普

  • 级别:

    科核

  • 杂志社官网:
  • 投稿网址:

期刊简介

《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已被查看:

更新频次

高频栏目:

论著-100%-期平均发文量4篇
简讯-100%-期平均发文量4篇

中频栏目:

专家论坛-6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医学教育-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病例报告-6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临床经验交流-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综述-66.7%-期平均发文量6篇
规范与实施方案-33.3%-期平均发文量10篇
实践经验-33.3%-期平均发文量4篇
2023年01期其他-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述评-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会议纪要-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单位占比

医院-61.4%
其他-24.8%
C9高校-5.9%
双一流-5.0%
普本-2.0%
985高校-1.0%

一作占比

/有基金-100.0%

投稿指南

1、投稿要求: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202305期):

http://www.rjh.com.cn/2018rjportal/qkbjb/nkllysj/index.shtml

3、刊内电话:021-64370045-611532

4、刊内邮箱:physirj@163.com

5、出版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7日出版。

2024年3月15日星期五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投稿声明

【2023年04期信息】

鉴于近期编辑部接到读者、作者反映,一些网站冒用本刊名义,打出“绿色通道”、“加急收稿”、“内部通道”、“在线投稿”等诸如此类的违反学术操守的虚假投稿宣传,且已有少数作者投稿给冒名网站或邮箱,因此被骗数额不等的“审稿费用”或“版面费”。现本刊郑重声明,本刊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三审制,无“绿色通道”、“内部通道”等涉嫌学术不端的通道,无编辑部官网。请广大读者、投稿者留意。

投稿请发邮箱:physirj@163.com;如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21-64370045-611532)。

(《内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稿约

【2023年01期信息】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并编辑出版的全国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2006年7月创刊(双月刊,逢单月出刊),2008年起录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理论水平和诊治技能,拓宽其临床诊断思维,丰富诊治经验,以综合提高其对内科疾病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的能力。读者对象是从事内科专业的医师,包括内科各专科医师及研究生。

一、投稿

1.栏目设置: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研究报道、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临床药理、生理和病理生理、讲座、综述、临床诊治经验、新技术应用。充分反映现代内科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以约稿为主。

2.投稿要求:来稿以E-mail发至本刊邮箱,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编号并给回执。来稿同时邮寄作者单位推荐信或介绍信,注明稿件真实性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编辑部收齐之日即为收稿日期。投稿时应写明中英文(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单位及邮政编码、通讯作者及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及E-mail)。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出阿拉伯数字的序号,同时在其单位名称前加上相同的阿拉伯数字。

3.时间要求:编辑部收到稿件及介绍信后3个月内通知作者是否录用。若超过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可向编辑部查询。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且不作说明者,视作自动撤稿。

4.基金项目:来稿涉及的研究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经审稿,确有重大创新意义者可予优先发表。

5.文责自负: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如不同意删改请事先声明。

6.版权与稿酬:本刊拥有所刊稿件的版权。文稿刊出后将向作者酌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2本。此酬金已包括光盘版及网络版的使用费。

二、撰稿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6000字;述评、专家论坛、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研究报道一般不超过3000字;病例报告不超过2000字。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另外写出英文文题。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一般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到科室)及邮政编码排在作者项下。每篇文章的作者数不宜超过8位,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必须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如有通迅作者请注明。集体署名的文章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而不具备作者条件者应列入致谢部分。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件。

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①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②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与方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处理;③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④结论(Conclusions):简要说明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500个实词)。英文摘要作者姓均大写,其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后字母小写。

5.关键词:所有来稿均需标引关键词,关键词的数目一般为3~8个关键词。尽量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词,标引的第一个关键词必须是主题词,如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

6.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7.图表:每幅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按序编排,且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照片图应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需说明其意义,并提供原图。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予注明出处。

8.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光密度的符号为A。正文及图表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秒。

人体及动物体内压力测定的计量单位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为计量单位,但是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cmH2O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

9.数字: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如:①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②计量、计数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③序数词和编号中的数字等。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329.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以下必须用汉字数字:①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元历纪年,如八月十五日,清康熙三十八年,日本庆应三年;②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如二元一次方程、四边形、九五计划、三叉神经;③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如五六十岁、三十六七摄氏度;④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概数,如几百、几十万分之一、星期三;⑤并列几个阿拉伯数字与其复指数相连时,复指数用汉字,如这几组数据中都含有5、7、9三个数;⑥形容词前的数字用汉字,如这一药品有三大特点;⑦不定量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实验,1周为一疗程;⑧名词前的数字“一”须用汉字,如一直升飞机与一飞机相撞;⑨“一”与量词组成数量词组做定语作泛指时,须用汉字,如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⑩“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时,“一”须用汉字,如某一个药物。数的修约不能用纯数学的四舍五入法,应按以下口诀修约:4舍6入5看右,5右有数便进1(3.7502→3.8),5右为0看左方,左为奇数要进1(3.7500→3.8),左为偶数(包括0)全舍去(3.6500→3.6,3.0500→3.0),且要一次修完毕。表示百分数的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6%~89%,不要写成6~89%,表示带中心值的百分数偏差时,应写成27%±2%,不应写成27±2%。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100px×75px×125px或(4×3×5)cm3,而不应写成4×3×125px3。

10.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1.缩略语: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应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中文、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2.讨论: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应交代本试验不足之处,勿作文献综述,不要重复结果中已叙述过的内容。讨论中应联系试验目的与研究结果,并可与其他报道的结果相联系。理由充足时,可恰如其分地提出设想和建议。讨论字数宜在1000字以内。

13.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

[期刊]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3位以上应列出前3位,后加“,等”,英文加“,etal”或与之相应的词).文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举例:[1]王义龙,李畅,高洁,等.左心室电极位置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影响[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6,11(1):20-23.

[2]Aaboe M,Marcussen N,Jensen KM,etal.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noninvasive primary urothelial tumours using microarrays[J].BrJCancer,2005,93(10):1182-1190.

[书籍]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M]//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项(第1版可不列出).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举例:[1]童步高,陈灏珠.人工心脏起搏和心脏电复律[M]//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19-1335.

[2]Delellis RA,Lloyd RV,Heitz PU,etal.Tumours of endocrine organs [M]//WHO.Pathology & Genetics.Lyon:IARC Press,2004:57-66.

上一篇:核技术(英文版)(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下一篇:中医正骨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