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论丛(集刊) 知网
- AMI入库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国际刊号:
- 国内刊号:
- 学科分类:
- 字数:
6000-40000
- 有无基金:
/副高/无基金 1.5%,/副高/有基金 7.7%
- 周期:
集刊-半年刊
- 特殊属性:
- 电话:
- 邮箱:
ICSF2018@163.com(第5辑信息)
- 复合因子:
0
- 综合因子:
0
- 收录:
知网
- 级别:
AMI入库
- 杂志社官网:
- 投稿网址:
期刊简介
《跨文化研究论丛》期刊已被查看: 次
更新频次
高频栏目:
跨文化交际研究-8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跨文化传播研究-8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跨文化翻译研究-8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跨文化教育研究-1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书评-8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中频栏目: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5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跨文化话语研究-6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全球化研究-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跨文化研究关键词-6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国际学术前沿-5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低频栏目:
2023年02期其他-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跨文化管理研究-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2023年01期其他-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跨文化商务研究-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2021年02期其他-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2021年01期其他-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2020年02期其他-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跨文化商务沟通-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2020年01期其他-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单位占比
211高校-30.9%普本-26.5%
985高校-13.2%
外国高校-8.8%
C9高校-5.9%
双一流-4.4%
其他-2.9%
其他大学-2.9%
研究院所-1.5%
高职高专-1.5%
民办本科-1.5%
一作占比
/副高/无基金-1.5%/副高/有基金-7.7%
/正高/无基金-7.7%
/正高/有基金-1.5%
/中级/无基金-3.1%
/中级/有基金-4.6%
博士/无基金-3.1%
博士/有基金-1.5%
硕士/无基金-1.5%
硕士/中级/有基金-1.5%
硕一导二/无基金-1.5%
硕一导二/有基金-4.6%
在读博士/无基金-4.6%
在读博士/有基金-1.5%
在读硕士/无基金-6.2%
在读硕士/有基金-1.5%
博士/副高/无基金-9.2%
博士/副高/有基金-9.2%
博士/正高/无基金-4.6%
博士/正高/有基金-3.1%
博士/中级/无基金-4.6%
博士/中级/有基金-10.8%
博一导二/无基金-1.5%
博一导二/有基金-3.1%
投稿指南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出刊日期:半年刊,每年出版两辑。
2023年4月19日星期三
《跨文化研究论丛》约稿
【第5辑信息】
《跨文化研究论丛》是中国学术界专注于跨文化研究的高品位学术集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协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马海良教授担任本刊主编,胡文仲教授、MichaelByram教授、JanetBennett博士担任顾问,编委由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和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
《跨文化研究论丛》发表国内外有关跨文化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成果。本刊栏目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跨文化翻译研究、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跨文化教育研究、跨文化话语研究、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政策、跨国移民研究、全球化研究,以及国际学术前沿、跨文化研究关键词、书评等。
《跨文化研究论丛》注重学术思想的原创性、学术研究的跨学科性以及学术行为的规范性,旨在为跨文化研究搭建学术平台,汇集学术资源,促进国内外跨文化研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国跨文化研究学科建设,为中外人文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贡献。
《跨文化研究论丛》倡导学术诚信。作者应对投稿内容负责,遵守学术规范。本刊在对稿件进行编辑时会依据相关规范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订。本刊参照国际惯例,严格实行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并根据匿名评审意见决定录用与否。对录用的稿件,将寄送作者两本登载作者文章的期刊。
来稿研究性论文请勿超过10000字,书评、会议综述等文章请勿超过3000字。
投稿邮箱:ICSF2018@163.com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跨文化研究论丛》集刊格式和体例
【第5辑信息】
1 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与关键词
来稿的中文题目原则上 20 字以内;摘要限 300 字以内,应该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一般不使用“本文”“本人”“作者”等字样;关键词一般为 3—5 个。来稿请提供对应的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以及作者姓名、单位。
2 题注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需标明国家、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或需要向有关人员致谢等,应该以题注的形式标在论文正文首页的下方,同时须注明项目基金的批准编号。
3 正文书写格式
3.1 标题
正文中所有标题均需独占一行,题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 1 开始),编排格式为:一级标题用 1,二级标题用 1.1,三级标题用 1.1.1,以此类推。正文中任何级次的标题均需列出具体的标题题目。
3.2 人名译名
正文行文中著名外国人名一般标注出通用的中文译名,如马克思、爱因斯坦;其余人名可使用外文原文;英文行文中汉语姓氏采用国际通行的汉语拼音拼写。
3.3 例句书写
行文中例句采用 [1]、[2]、[3]......的形式书写,如果同一编号例句下有多个例句,则以 [1]a、b、c...... 的形式书写。例句序号后空 1 格,起行空 4 格,回行空 2 格;全文所有例句连续编号,不分节另编;行文中成段的引文不再编号,书写体例同例句,上下各空一行。
3.4 图片和表格
文中图片和表格要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即:图 1、图 2,表 1、表2......)。表的编号及名称置于表上方,图的编号及名称置于图下方。
4 正文中的注释与文献格式
4.1 注释与编号
正文中的注释一律连续编号,注释部分放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注释必须是对正文内容的附加解释或者补充说明,抑或是不宜在正文中出现的内容。仅仅是参考或者引用的文献等内容一般不作为注释出现。
4.2 正文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
行文中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等应随文加括号说明,采用下列格式:孙有中(2016:17);韩礼德(Halliday 1994:10);多个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如(Smith 1983,1991),多个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如(Leech 1983;Smith 1983)。括号内的文献按时间出现早晚排序,时间相同按字母先后顺序。
5 文末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5.1 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一律排在正文后,顶格排列。用原文文种,原文为中文即以中文形式引用,原文为外文即以外文形式引用。所引文献如有多名作者需一一列出。参考文献应为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著作、论文集或博士硕士论文。
5.2 书写顺序
西文参考文献以著者(或编者)姓氏的字母顺序为序,每条均另起一行。中文参考文献一律排在西文之后,日文文献或日本作者的文献以作者名的中文读音为序,与中文文献统排。外文专著和期刊名称用斜体。
5.3 书写形式
参考文献根据所引文献的类别采用不同的书写形式。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
号的下面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1)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期刊[J];论文集[C];学位论文[D];标准[S];报告[R];专利[P];报纸[N]。(2)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5.3.1 专著书写形式
专著书写顺序为:作者(或编者)、出版年份、书名(标书名号)、标识码、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具体形式示例如下:
Bernstein, B. 1990.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M]. London: Routledge.
Laclau, E. & C. Mouffe. 2001.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M]. London: Verso.
孙有 中,2009,《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 1993—2002》[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5.3.2 期刊论文书写形式
期刊论文书写顺序为:作者、出版年份、文题、标识码、刊名(标书名号,外文则用斜体)、期数、所引论文起止页码,具体形式示例如下:
Holz scheiter, A. 2013. Between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and structures of signification:Discourse theory and analysi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2): 142-162.
Mirilovic, N. & M. Kim. 2017. Ideology and threat perceptions: American public opinion toward China and Iran [J]. Political Studies (1): 179-198.
Ande rson, L. W., Krathwohl, D. R., Airasian, P. W. et al.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Group.
胡文仲,2003,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 [J],《外语界》(6):2-8。
5.3.3 电子文献书写形式
电子文献书写形式为:作者、发表或更新日期或引用日期、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标识码,具体形式示例如下:
中国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第 2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1 月 19 日。 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1/P0201101160192287.pdf.
5.3.4 论文集论文书写形式
论文集论文书写形式为:作者、出版年份、文题、标识码、论文集主编、论文集名(标书名号)、标识码、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所引论文起止页码,具体形式示例如下:
Auer, P. 1992. Introduction: J. Gumperz’ approach to contextualization [A]. In P. Auer and A.Di Luzio (eds.).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Languag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38.
5.3.5 学位论文书写形式
学位论文书写形式为:作者、学位授予年份、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名(标书名号,外文则用斜体)、标识码、大学所在城市、学位授予学校名,具体形式示例如下:
李楠,2014,《习性:布尔迪厄实践理论路标》[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
5.3.6 外文中译本书写形式
外文中译本编辑形式为:原作者(或编者)、译本出版年份、书名(标书名号)、标识码、译者、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具体形式示例如下:
Foucault, M. 2007,《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3.7 报纸文献书写形式
报纸文献的书写形式为:作者、出版年份、文题、标识码、报纸名(标书名号,外文则用斜体)、出版日期(版次),具体形式示例如下:
林华东,2009,闽南文化的精神与基本内涵 [N],《光明日报》,11 月 17 日(理论周刊)。
《跨文化研究论丛》编辑部
《跨文化研究论丛》同类文化期刊
-
墨子学刊(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集刊-半年刊影响因子0
-
青年记者
CACJ-权威,AMI扩,武B+
CN中文-月刊影响因子0.581
-
人文杂志(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C刊,北核,AMI核心,武A,国社科-优秀
CN中文-月刊影响因子1.941
-
中华文化论坛(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北核,科核,AMI扩,武B+
CN中文-双月刊影响因子0.439
-
华西民俗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集刊-半年刊影响因子0
-
中国文化研究(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有稿费)
北核,C扩,科核,AMI核心,武A-
CN中文-季刊影响因子0.597
-
云冈研究
AMI核心
CN中文-季刊影响因子0
-
外国语言与文化(英文)(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MI入库,省级普刊
CN外文-半年刊影响因子0
常见问题
-
跨文化研究论丛杂志社官网、联系方式是什么?
跨文化研究论丛
投稿邮箱:ICSF2018@163.com(第5辑信息) -
跨文化研究论丛杂志是核心期刊么?
跨文化研究论丛是核心期刊,级别是:AMI入库, 是:文化分类下的知网收录的期刊。
-
请问你们是跨文化研究论丛杂志社吗?
我们不是《跨文化研究论丛》杂志社。本站主要从事期刊信息展示与期刊推荐,不是任何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本站仅提供免费的学术指导、论文辅导、期刊投稿信息整理收集服务。
-
你们指导服务后可以保证文章被发表吗?
期刊发表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文章内容的质量。编辑老师会根据研究领域、创新性等多因素进行考量。我们会帮助您理解期刊的发表要求,助力提升发表几率,从而增加发表的机会。
-
晋级论文能否在报纸上发表?
在学术界,论文的发表往往被视为研究者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晋级论文,即为了获得更高职称或学术地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通常需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然而,许多人可能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