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集刊-半年刊 > 知网 > AMI入库 > 文学 >
古典文学研究(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古典文学研究(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知网

  • AMI入库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

  • 国内刊号:

  • 学科分类:

    文学

  • 字数:

    10000-34000

  • 有无基金:

    /初级/无基金 3.7%,/副高/无基金 3.7%

  • 周期:

    集刊-半年刊

  • 特殊属性:

联系信息
  • 电话:

  • 邮箱:

    gdwxyj@126.com(官网邮箱)

  • 复合因子:

    0

  • 综合因子:

    0

  • 收录:

    知网

  • 级别:

    AMI入库

  • 杂志社官网:
  • 投稿网址:

期刊简介

《古典文学研究》期刊已被查看:

更新频次

高频栏目:

专题研究-100%-期平均发文量7篇
综合研究-100%-期平均发文量6篇
学术史研究-1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名家学述-100%-期平均发文量3篇

低频栏目:

2023年02期其他-25.0%-期平均发文量1篇
2023年01期其他-25.0%-期平均发文量1篇
特稿-25.0%-期平均发文量1篇
2022年02期其他-25.0%-期平均发文量1篇
2022年01期其他-25.0%-期平均发文量1篇

单位占比

985高校-35.7%
普本-25.0%
211高校-21.4%
民办本科-7.1%
C9高校-3.6%
双一流-3.6%
研究院所-3.6%

一作占比

/初级/无基金-3.7%
/副高/无基金-3.7%
/副高/有基金-7.4%
/正高/无基金-25.9%
博士/副高/有基金-3.7%
博士/正高/无基金-7.4%
博士/中级/无基金-11.1%
硕一导二/有基金-7.4%
在读博士/无基金-11.1%
在读博士/有基金-3.7%
在读硕士/无基金-14.8%

投稿指南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出刊日期:半年刊,每年6月、12月各出一辑。

4、官网信息: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2022年12月26日星期一

《古典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主办单位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2022-11-14

本刊是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每年6月、12月各出一辑。原刊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从第五辑开始更名为《古典文学研究》。本刊坚持从大文学史观出发,重视古典文学民族特色研究及文学与文化研究新领域开拓。设古典文学“专题研究”“综合研究”“学术史研究”“名家学述”“前沿论题”等栏目。

投稿须知

1.稿件须为原创首发稿,字数控制在2万字以内,特约稿不超过3万字。

请用word文档简体字投稿(投稿信箱:gdwxyj@126.com),如有图像、表格或无法正常输入的冷僻文字等,请同时附上PDF格式版。请勿一稿多投。

2.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及方便联系的通讯地址、邮编、手机或微信等。

3. 本刊双向匿名审稿,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确定采用即通知作者。稿件一经刊用,敬奉薄酬,并寄样刊2册。

4. 本刊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这一声明。按中国知网要求,所有作者均需签署《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行文格式

1.论文标题不超过25字,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5个均楷体;作者简介与基金项目(括号内标注项目批准号)信息置于首页脚注首行。

2.论文题目请用“自动标题2”居中,二级标题用“自动标题3”,以方便审读和编辑。二级标题以下标题,均左空两格,不居中。

3. 标题与正文用宋体,正文用5号字。另起段引文五号仿宋体,首行左空两格,第二行以下顶格书写。

注释格式

1.注释采用页下注,以①②③等依次排列,每页重新编号。

2.专著

请注明作者、书名、册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如: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1页。

3.古籍

(1)一般古籍,注明:朝代、作者、书名、卷数、篇名、出版地:出版社、页码,如:(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四《诸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94页。

(2)现在尚未出版的古籍,注明:朝代、作者、书名、卷数、篇名、出处、页码。如:(宋)罗泌《路史》卷三十《国名记•杂国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3册,第405页。

(3)若古籍有著者、注释者,需要逐次注明,如:(梁)萧绎著,许逸民笺《金楼子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25页。

4.译著

请注明国别、作者、译著、书名、出版社、页码,如:[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0-135页。

5.析出文献

注明:朝代、书名,作者书名(卷或册),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如:(清)孙星衍:《史记天官书补证》,张舜徽编《二十五史三编》第2分册,岳麓书社,1994年,第621页。

6.外文原著

请注明作者、书名(斜体,主体词首位字母大写)、出版地点及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如:G.E.Mingay,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 Press, 1990:92-93.

7.中外文期刊论文

标注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期,如:

①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②Heath B.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 19, No. 2 (April 1993),199-215.

上一篇:农村·农业·农民(A版)(原:农村.农业.农民(综合版))下一篇:外语与翻译(原: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