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CN中文-季刊 > 国级普刊 > 历史 >
史前考古

史前考古 官网发布

  • 国级普刊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国际刊号:

    2097-3063

  • 国内刊号:

    10-1892/Q

  • 学科分类:

    历史

  • 字数:

    -

  • 有无基金:

     

  • 周期:

    CN中文-季刊

  • 特殊属性:

联系信息
  • 电话:

    010-88369455(官网)

  • 邮箱:

    prehistory@ivpp.ac.cn(官网)

  • 复合因子:

    0

  • 综合因子:

    0

  • 收录:

    官网发布

  • 级别:

    国级普刊

期刊简介

《史前考古》期刊已被查看:

更新频次

单位占比

一作占比

投稿指南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官网网址(微信公号信息):

https://www.sciengine.com/prehistory/home

投稿网址(官网信息):

https://www.scicloudcenter.com/PA/login/index

3、官网邮箱:prehistory@ivpp.ac.cn

4、官网电话:010-88369455

5、出刊日期:季刊,一年出版四期。

2024年4月3日星期三

《史前考古》征稿简则

【官网信息】

《史前考古》是史前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投稿。

1期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主编:高星陈星灿张弛

周期:季刊

2期刊简介

《史前考古》主要针对有文字记载之前的人类演化、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考古学研究,刊载有关人类起源、文化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及其演变过程的考古资料、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本刊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旨在打造史前研究诸学科交叉与沟通、讨论的平台,反映相关领域的学术热点、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在国内发挥行业权威性和引领性作用,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3刊载稿件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扩散,史前人类的体质特点和遗传过程,特定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内涵与源流,史前工具-器物的起源、技术与功能,史前人类艺术与宗教、认知,史前人类生计模式与社会形态,史前人类生存的年代与环境背景,史前向历史时期和文明社会过渡的方式及其动因,史前考古的理论探讨,能对史前研究提供参照与启示的民族学资料和研究成果。

4栏目设置

“特邀稿件”“理论探讨”“研究综述”“科研论文”“调查与实验报告”“发掘简报”“学术争鸣”“消息动态”“书刊评介”等。

5投稿须知

来稿应论点明确,资料与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练。投稿时须“齐、清、定”。不得一稿多投,凡已发表过的文章,本刊不再录用。每篇论文须包括:①题名;②作者署名,附所在单位全称、所在市区名称及其邮政编码;③中文摘要;④关键词;⑤正文;⑥参考文献;⑦基金项目(含名称、编号)与作者简介(含姓名、职称、研究方向、邮箱),均以页下注的形式放在首页。对①②③④的内容需提供对应的英文。“特邀稿件”“理论探讨”“研究综述”“科研论文”“调查与实验报告”“发掘简报”“学术争鸣”栏目的文章一般不超过10000字。“消息动态”“书刊评介”栏目的文章原则上不超过3000字。

投稿请登录网站https://www.scicloudcenter.com/PA/login/index。投递稿件须为word格式文件。如遇投稿困难,可发送电子邮件至本刊邮箱,由编辑协助投稿。

6格式规范

文内标题层次按“1”“1.1”“1.1.1”划分。

汉字以国务院1986年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标点符号用法参照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5—2011);数字用法参照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11);计量单位使用中国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非许用的国际单位务必换算成许用的国际单位。

文稿中的插图、表格要简洁、规范,并附中英文名称。请使用标准地图,涉及省界、国界的地图须标注审图号。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参照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正文内按引用文献出现的顺序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以上标的形式标出。文后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次序编排,序号须与正文中的序号对应。一个序号下编入一条参考文献,重复引用的文献只在文中标注首次出现的序号。

请勿采用“插入尾注”的方式录入参考文献。各主要类别参考文献著录示例如下:

专著

[1]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学位论文

[2]张弛.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变迁[D].北京:北京大学,1996.

析出文献

[3]李新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崧泽文化的关系[C]//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崧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97-104.

期刊文章

[4]张明,付巧妹.史前古人类之间的基因交流及对当今现代人的影响[J].人类学学报,2018,37(2):206-218.

报纸文章

[5]陈胜前.从四大板块看史前中国文明的演进与互动[N].光明日报,2021-09-08(11).

外文文献

[6]PETRAGLIA

M D,HASLAM M,FULLER D Q,etal.Out of Africa:new hypotheses and evidence

for the dispersal of Homo sapiens along the Indian Oceanrim[J].Annals of

Human Biology,2010,37(3):288–311.

编辑部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史前考古》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44

联系电话:010-88369455

电子邮箱:prehistory@ivpp.ac.cn

上一篇:现代物理知识下一篇:宜昌社会科学(内刊)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