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集刊-年刊 > 法律外交 >
京师法学(原:京师法律评论)(集刊)

京师法学(原:京师法律评论)(集刊)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国际刊号:

  • 国内刊号:

  • 学科分类:

    法律外交

  • 字数:

    -

  • 有无基金:

     

  • 周期:

    集刊-年刊

  • 特殊属性:

联系信息
  • 电话:

    010-58805232(微信公号)

  • 邮箱:

    bnulawr@163.com (微信公号)

  • 复合因子:

    0

  • 综合因子:

    0

  • 收录:

  • 级别:

  • 杂志社官网:
  • 投稿网址:

期刊简介

《京师法学》期刊已被查看:

更新频次

单位占比

一作占比

投稿指南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或邮寄纸质稿。

3、出刊日期:年刊,一年出版一辑。

4、微信公号:法学京师。

2023年6月20日星期二

《京师法学》征稿启事

【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法学京师 2022-08-03 19:34 发表于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之学术集刊《京师法学》2022年卷现向国内外学界征稿。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秉持学校120年以来为国求是、治学济民之初心,发扬北京师范大学百年以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之传统,彰显北京师范大学120年来之深厚人文底蕴,乘国家新时代发展之大势天时,以当代和时下中国和世界最新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探讨为取向,力求站位人类文明制高点,开辟中国和世界文化、学术和思想观点的人文学术平台,弘扬传统中国文化、拓展多元文化交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促进社会进步和学术繁荣发展,为国家发展建设和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本刊定位于文化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法学综合性刊物,要求具有思想文化高度、学术论辩自由、专业领域深度、世界视野广度、社会时代热度,实践问题关注度,包括:文化和法律文化、法学理论研究与论辩、人文历史与人物、法律实践问题、立法评注与司法案例分析等各方面内容。

与本刊定位相一致,本刊设有以下固定与不固定栏目:文明对话(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和文明研究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学术论辩(以法学为主的学术思想观点论争和探讨);法政时评(以中国法律和政治问题为重心,放眼世界的理论研究探讨);人物思想(具有历史和社会影响的人物及其思想);人文札记(具有鲜明主题的各种形式短文、随笔和杂文);判例研究(司法判决,尤其是国际和跨域司法实践问题的研究探讨);才俊园地(择优发表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的文章);外国名家名篇(翻译或介绍各国学术和政论名篇)。

2022年卷设“‘一国两制’和粤港澳大湾区”专题。以下内容的稿件将优先录用:1.“一国两制”的来龙去脉及其思想、文化和政治基础;2. “一国两制”所取得的成功和发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3.“一国两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或关系;4. 大湾区建设发展面对的核心问题、困难及稳健前行的思路;5.“一国两制”对未来中国的意义;6.“一国两制”命题下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

文章字数、体裁和篇幅不限,注释体例以《中国法学》之注释体例为准。截稿日期2022年10月30日。稿件形式可为纸版和电子档。作者在投寄稿件后两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的,可改投他刊。

投稿邮箱和地址:

bnulawr@163.com;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京师法学》编辑部;

联系人:廖明,电话:010-58805232

2022年8月3日

上一篇: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集刊)下一篇:北理法学(集刊)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