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集刊-半年刊 > 政治 >
南亚评论(集刊)(不收版面费)

南亚评论(集刊)(不收版面费) 公号发布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 国际刊号:

  • 国内刊号:

  • 学科分类:

    政治

  • 字数:

    -

  • 有无基金:

     

  • 周期:

    集刊-半年刊

  • 特殊属性:

联系信息
  • 电话:

  • 邮箱:

    zengxiangyu@scu.edu.cn(微信公号)

  • 复合因子:

    0

  • 综合因子:

    0

  • 收录:

    公号发布

  • 级别:

  • 杂志社官网:
  • 投稿网址:

期刊简介

《南亚评论》期刊已被查看:

更新频次

单位占比

一作占比

投稿指南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主办单位官网:https://isas.scu.edu.cn

4、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5、微信公号信息:不收取版面费。

2023年6月21日星期三

《南亚评论》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南亚评论 2023-06-22 11:30 发表于四川

《南亚评论》是以南亚现实问题研究为主题的中英双语学术系列出版物,每年两辑,每年12月1日和6月1日出刊。《南亚评论》常设:南亚政治/外交/安全、南亚经济/文化/社会和南亚书评等三个栏目,另不定期开设特稿、热点问题笔谈、综述与评述等栏目。《南亚评论》常年面向国内外研究人员征集中英文稿件,特将相关要求说明如下。

权利义务声明

1.投稿只接受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保护著作权,来稿文责自负。署名作者应为研究的主要参与者,能够对研究内容及结果负责。

2.对于伪作和抄袭作品,《南亚评论》不承担鉴别之责,其作品经本刊发表后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作者承担。

3.《南亚评论》对稿件有技术性删改权。经编委审定并确定录用的稿件,在不影响文章中心思想和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可在必要时对稿件进行删改。作者投稿时如未做特别声明,则视为投稿时即向《南亚评论》授权。

4.来稿中英文均可,《南亚评论》负责对确定录用的稿件进行翻译,中英双语稿件将刊登于同一辑。《南亚评论》尽力提供尽可能准确的译本,但不担保译文的绝对准确性。

5.凡在《南亚评论》发表的作品,均视为已获得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许可,《南亚评论》可代之行使,将所出版的作品加入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络电子版、数据库、光盘版或另行集结出版。对此作者如有异议请务必在投稿时声明。

6.《南亚评论》不收取版面费,暂不提供稿费。

7.《南亚评论》按作者提供的通讯方式向作者寄送样书,单一作者寄送样书2册,多作者人手1册。

8.作者投稿请直接以电子邮件发送电子版至指定邮箱(zengxiangyu@scu.edu.cn),请勿邮寄纸本稿件。

9.稿件经编委审定录用将及时发出录用通知。若三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另投。

稿件规范

1.文章内容:作者原创,思想性强,观点正确,资料翔实,结构严谨,体例规范。

2.研究论文字数一般在中文10000字左右,特稿一事一议。书评一般为中文3500-5500字左右。

3.首页信息应完整、明确。请按下列项目提供:题目(中英文对照),中英文摘要(200字左右),中英文关键词(3-5个);中英文作者署名(多作者署名排序、作者工作单位、邮编号)。另请提供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单位、职称、研究领域、电子邮箱等),以脚注形式放于首页。

4.图表应有明确完整的图题、表题及序号等,采用图(表)随文的方式,在正文中标出图表的位置。图表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注释体例

(一)中文文献

1.专著

马加力:《东南亚国家市场经济》,北京:时事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2.编著

汤晶阳等主编:《世界主要国家军事战略》,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3.译著

【美】吉姆·罗沃:《亚洲的崛起》,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4.报刊

吴艳红:“明代流刑考”,《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第34页。

邱永峥:“美印日都想拉拢缅甸”,《环球时报》,2009年10月23日。

5.文集及书信集、档案汇编等

王宏纬:“印度与巴基斯坦得关系”,孙士海、江亦丽主编:《二战后南亚国家对外关系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第122页。

“中共中央最近政治状况报告”,1927年10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7——193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20页。

6.未刊文献

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第67页。

“傅良佐致国务院电”,1917年9月1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北洋档案1011—5961。

(二)英文文献

1.专著

Randolph

Starn and Loren Partridge, The Arts of Power: Three Halls of State in

Italy, 1300-16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1992,

pp. 19-28.

2.编著

T. H. Aston and C. H. E. Phlipin (eds.), The Brenner Deb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35.

3.文集

R

. S . Schfield, “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 in R. I.Rotberg and T. K. Rabb (eds.), 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n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79.

4.报刊

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 19, No. 2, April 1993, pp. 199-215.

(三)互联网

陈雷:《农村女性外出务工与家庭性别关系的变迁》,2005年10月26日,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article/2005/10/457.html,2010年4月20日访问。

(四)补充说明

1.本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

2.注释序号一律放在标点符号之后。

3.正文中的引文不必变字体或者字号,大段引文则使用楷体表示。

上一篇:文化育人(集刊)下一篇:钱学森研究(集刊)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