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集刊-年刊 > 文化 >
古文献整理与研究(集刊)

古文献整理与研究(集刊) 官网发布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暨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

  • 国际刊号:

  • 国内刊号:

  • 学科分类:

    文化

  • 字数:

    -

  • 有无基金:

     

  • 周期:

    集刊-年刊

  • 特殊属性:

联系信息
  • 电话:

    029-85254198(官网)

  • 邮箱:

    gjs029@163.com(官网)

  • 复合因子:

    0

  • 综合因子:

    0

  • 收录:

    官网发布

  • 级别:

  • 杂志社官网:
  • 投稿网址:

期刊简介

《古文献整理与研究》期刊已被查看:

更新频次

单位占比

一作占比

投稿指南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主办单位官网:

http://www.sxsky.org.cn/research/3368

4、官网邮箱:gjs029@163.com

5、官网电话:029-85254198

6、出刊日期:年刊,一年出版1辑。

2024年5月23日星期四

《古文献整理与研究》征稿启事

【主办单位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2024-01-11

一、《古文献整理与研究》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主办的学术集刊,凤凰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一辑。现征集第十辑的稿件,截稿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

二、本刊栏目包括传统文献研究、出土文献研究、石刻文献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域外汉籍研究、学术论衡、校勘札记、学苑随笔、书评等。

三、本刊采用匿名审稿制度。来稿请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投寄至编辑部电子邮箱。自收到稿件起半年内,编辑部将以电邮形式通知作者稿件采用结果。

四、来稿内容的著作权(如引文、图、表、照片、统计数字等)问题,由作者负责。如发生侵害第三者权利之事,概由投稿者承担法律责任,与本集刊无关。

五、来稿请依照本集刊格式规范(详下文),并请另纸附上作者信息,包括出生年月、供职机构、职称、详细通讯地址、电子邮箱、电话或传真,以便联系。来稿若不符合格式要求,恕不受理。

六、本刊对作者原稿所进行的技术上的编辑,如格式调整、个别字句删改等,将不另行通知作者。如需要保留修改权的作者,请来稿时特别注明,否则视同全权委托本编辑部编辑处理。

七、来稿一经采用,皆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本刊两册。

八、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77号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古文献整理与研究》编辑部收,邮编:710065;电子文本请发送至gjs029@163.com;来电垂询:029-85254198。

《古文献整理与研究》稿件格式

一、来稿请使用繁体字。除特殊论文外,异体字、俗字等请改用繁体正字。

二、文章题目请用宋体,小二,加粗;标题请用宋体,小三号,加粗;正文字体与字号请用宋体小四;独立引文字体与字号请用仿宋体小四;注文字体与字号请用宋体小五、1.5倍行距。全文段落设置为1.5倍行距。

三、首次提及帝王年号,请加公元纪年;首次提及外国人名,请附原名。中国年号、古籍卷数请用中文数字。其他如公历年数、期刊卷期号、页码等,均请用阿拉伯数字。引用敦煌文献,请用缩略标号加阿拉伯数字形式。其他特殊文献,依学界惯例。

四、注释请采用页下注,具体如下:

1.注释码请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④……表示,正文中的注释号一律置于引文句子的标点之后。

2.所有注释均请采用当页页下注,每页注释重新编号。

五、引用文献,请采用如下格式;重复引用,亦请注明,但只需标注责任者、题名、页码,出版社信息及年份可以略去。勿以“同上”、“同注①”等格式代替。

1.引用古籍,请标明著者名、版本(新印古籍,标明出版社、出版年份及整理信息) 、卷数、页码(如分上下栏或ab面也应注明),如:

①古籍刻本

张秉直:《四书集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柏经正堂刻本,第2页a面。

②古籍影印本

a.郝玉麟等修、谢道承等纂:《福建通志》卷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9册,第31页。

b.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卷三,《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潜研堂丛书》本,第916册,第257页。

③古籍整理本

a.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八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9册,第9238页。

b.陆心源:《仪顾堂续跋》卷十一,《仪顾堂书目题跋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04页。

2.引用专书,请标明著者(译著,著者名前加注国别,名后附注原名,请用圆括号括起)、译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如:

a.张涤华:《类书流别》,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3页。

b.(英)杜希德(Denis Twitchett)撰、黄宝华译:《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3页。

3.引用论文,请标明期刊名、年月及卷期数、页码等信息,如:

①论文集论文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録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9年,第266页。

②期刊论文

a.张伯伟:《典范之形成:东亚文学中的杜诗》,《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2012年9月,第173页。

b.宫纪子:《对马宗家旧藏の元刊本<事林广记>について》,《东洋史研究》第六十七卷第一号,2008年6月,第35页。

③学位论文

周彦文:《千顷堂书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1985年4月,第20页。

④会议论文

裘锡圭:《涵义与“马那”类似的“精”这个词在殷墟卜辞和西周较早青铜器铭文中已经出现》,“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论文,北京,2023年10月,第1页。

4.引用西文论著,请依西文惯例,标明作者、论著名、出版地及出版者、出版年代、页码,著作名请用斜体,论文名请加引号,如:

①论著

Lucille

Chia ,Printing for Profi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Fujian(11th-17th Centuri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pp.138-139.

②论文

Cherniack,Susan.“Book

Culture and Textual Transmission in Sung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4, (April 1994):5-125.

5.间接引文的标注通常以“参见”或“详见”等引领词引导,反映出与正文行文的呼应,标注时应注出具体参考引证的起止页或章节。标注项目、顺序与格式同直接引文。示例:

详见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6章。

六、文中若有插图,请提供清晰照片或计算机文件,并在文中注明位置。

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学历、工作单位、职称、主要研究领域、联系方式(包括电话、通讯地址等)。

上一篇:工业设计研究(集刊)下一篇: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丛(原: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不收版面费审稿费)(集刊)

常见问题